2025
六月

05

1424

【天主教教会史】|朝圣之途第五十七集:中古前期的教会兴兴知识生活(三)教宗权威的形成

1231231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朝圣之途》节目。

  今天《朝圣之途》节目内容的第一部分要继续跟您谈中古前期教会在促进学术文化交流的情形,第二个主题就是要跟您谈谈教宗的权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发展情况,欢迎您收听。

   谈到了中古学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情形,就不得不提在西欧各地所设立的修道院了。修道院设立学校,训练青年学生的目的和主教训练教士是不同的。不过,这些修士不止独善其身,也具有兼善天下的精神。随着他们的足迹,基督的福音和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也就顺理成章的带给了进入帝国的各个蛮族部落。修士们每到一处就建立修道院,开始了训练下一代的工作。同时,修士们从事抄书作为他们的日课之一。如此一来,每一个修道院都有一个学校和一个图书馆。

   所谓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座堂学校,就成了中古教育制度中两个并行的系统。而修道院学校在传播文化方面的贡献,至少在12世纪以前,成效要超过主教座堂学校。如果说罗马军团是扩展罗马文化的最大的力量。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从事传教的修士们是传播罗马文化遗产最有力的工具。第五世纪圣巴特利克德教化爱尔兰,第六世纪爱尔兰修士圣高隆邦教化苏格兰,第六世纪末到第七世纪初,圣哥隆巴诺之传道于西欧,这些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圣戈隆巴诺所创立的修道院,像法国东部的卢塞、瑞士的圣高尔、意大利北部的波比奥等,都是中古有名的学府。此外,意大利的圣奥思定奉了教宗额我略一世的命令,率领了40多位修士进入英格兰传教。坎特布里也从此成为学术的重镇。英格兰的修士圣鲍尼法斯在第八世纪进入法兰克传教,使阿昆及大批的英格兰修士能够服务于查理曼的宫廷当中,因而产生了加罗林文艺复兴。而圣鲍尼法斯所创办的修道院当中,富达成了颇负盛名的学术中心。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教会的传教活动也附带着推行文化的传播和民族与民族之间思想生活的交流。

  在东部传教士当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第九世纪的圣赛瑞尔和圣麦绍蒂两位兄弟。他们在摩拉维亚传教,并且还为斯拉夫语创造了书写的字母。至于把拜占庭文化传入东南欧,更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我在前面提到的从事传教的圣奥思定和圣鲍尼法斯都是属于本笃会的修士。在第六世纪以前,西方修道院的制度大多撑起了东方修道院的制度。生活的方式有宽严不同的系统。自从圣本笃创立修道院之后,由于受到罗马教宗和国王们的支持,直到十三世纪,本笃会是西方唯一的修道院制度。圣本笃也享有西方修道院之父的美誉。

  今天节目的第二部分,我们来谈一谈教宗权威的形成。从第五世纪中叶的教宗利奥一世到第六世纪末的大额我略一世,共有教宗十八位。大多数都是庸碌之徒,没有特别的表现。罗马首先受到蛮族军阀的专政,进而被东歌德王所控制,最后是查士丁尼的征服。这些都没有给罗马教宗带来伸张政治权力的机会。直到伦巴人的入侵意大利,才使教宗在行政权力上有了抬头的可能,也逐渐的树立起权威。教宗的权威进展虽然缓慢,但是却不停的在增强,这是任何人为的制度内所未曾有的。

  伯多禄和他的继位者的权威,正如埋在地里的一粒种子。起初无声无息,好像死了;但过了不久,长出了幼芽,逐渐长大,分枝繁盛,进而成了能够抵抗风暴的树。教外民族归化、亚略异端的消灭,都助长了教宗的影响力。拜占庭皇帝们的信仰经常摇摆不定,不但曾经多次袒护异端,甚至于还对教宗施加压力。这么一来,反倒使得西方以为教宗的指导失败了。何况,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在被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侵夺权力之前,早就已经光芒四射。西制成了教宗的注意之地之后,拥有宗徒之长伯多禄以及圣保禄宗徒的遗骸,获得了更为肯定的威望。于是就逐渐成为教会最高神权的中心。

  下面我就以年代先后从十八位教宗当中选出较有贡献、享有声望的几位教宗的事迹,向您一一的做介绍,从他们的事迹,您不难看出教宗权威的进展。第一位要介绍的是在公元440年到460年担任教宗的圣利奥一世教宗。他的伟大人格是第五世纪当中最显著的。我已经在节目的前几集当中提到过,他挺身迎聚匈奴王阿提拉的大无畏精神。这不过只是他生命当中的一个插曲而已。他已经把他的全部生命献身于公益。不止是罗马城和意大利的利益,而是整个教会的利益。教宗圣利奥一世具有高度的智慧,他的职级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峰:他的思想、言谈、作风都有领袖的气派。他最注意的就是使圣伯多禄座位四周的教友保持合一。他对争取宗徒之长伯多禄的继位者的权利和保持从宗徒们所接受并传授的信仰不遗余力。他的权威,特别在争辩基督耶稣的降生奥迹时,更是发挥了效能。那也是当时震撼了东方教会的一场最激烈的争辩。

  公元451年在加色道尼亚所召集的大公会议。所幸赖他得以正式确定了降生奥迹的信条。圣利奥一世教宗事先曾经给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寄去了一封亲笔信函。将圣教会的这段道理做了清楚明确的阐释。等到这封教宗的亲笔信函在大公会议上宣读公布之后,全体与会的600多位主教一致的公认:这是宗统们传下来的信仰,也是我们一致的信仰。是伯多禄在借着利奥的口发言了。可见得出席大公会议的主教都承认,教宗是以伯多禄的继承者的名义为正道的最高监护人。圣利奥一世教宗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有许多讲解圣经的言论以及相关道理的信札流传到现在,为他获得了教会圣师的尊衔。

  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在490年到496年担任教宗的杰莱西一世。他在一封致皇帝雅那斯大西乌斯一世的书信当中,指出了一条政治和宗教关系的路线,统称为杰来西说,或是称之为双权说。它和神权至上说、政权至上说同为中古政教关系的三大学说。教宗杰莱西清楚的划分出教会和国家的权利义务的权限范围。神权在引导人修德成圣,是属于精神的,灵界的;政权则是在维持人际关系、社会秩序,追求现实幸福是属于物质的、外界的。教会与国家各在自己的范围内,是独立的,绝对的,不应受外力的干涉。杰莱西主张政教分权,各有所守,互相合作,以达到人类现世和来生的全协调。杰莱西的政教分权说在理论上固然是无可争论,但是在具体的实物上都产生了许多纠纷。因为在中古的政教情形下,何者属临界,何者属外界,无法清楚的划分。

  政教双方虽然都尊重杰莱西的说法,但是各自立场有异,观点不同,冲突也就难免了。有关政教冲突的情形,请容我以后再说。伦巴人入侵意大利之后,拜占庭的皇帝鞭长莫及;而注意在拉温那的皇帝的代表更是朝不保夕,自顾不暇。因此,罗马教宗就实际的负起了保卫罗马、抗拒伦巴人的责任了;也无形当中成了罗马和意大利的政治领袖。正当这个时候,教会又出了一位不平凡的教宗,他是额我略一世,后人也称他为伟大的额我略。

  他在590年到599年其间担任教宗的职务。在599年,他和伦巴人缔结了一项维持30年的长期合约,为意大利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后来,伦巴人再度发动战争,罗马教宗深深知道拜占庭之不可恃,乃决定采取新的政策。第八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干涉意大利的政治以及教皇国的诞生,就是这个新政策的后果。总之,伦巴人的侵略固然给意大利带来极大的社会混乱,但是也促成了罗马教宗摆脱了与拜占庭之间的臣属关系,而成为意大利的一个政治力量。

  圣额我略一世,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教宗。他不仅对罗马教宗政权的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对教会内部组织的健全和文化的传扬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有很多的历史学家称他是中古的始祖,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额我略出身罗马贵族家庭,从先人那儿继承了统治的天才。他曾经在罗马政府中担任过要职的时候,就已经发挥了他的才华。担任罗马总督的时候政绩可观,后来跟随了天主的召叫进入隐修院修道。愿意以祈祷,读书终其一生。他把在罗马的一所家宅变作了隐修院。另外,还用他的财产先后建立了六座隐修院。不久就被教宗博拉季乌斯任命为罗马教区总辅记,管理教会财务。伦巴人入侵的时候,也曾经代表教宗伯拉西乌斯出使君士坦丁,要求东方的军事援助。他的使命并没有达成,因为皇帝毛利斯正忙于和波斯周旋,无兼顾西方。额我略出使君士坦丁堡期间,使他对政府的组织有了深切的认识。所以后来能够从事教会行政的改革。他对君士坦丁堡产生了极度的反感,促使他日后采取脱离拜占庭而独立的政策。

  公元590年,额我略被推选为教宗。身为教宗,面临意大利当时的情形,一方面要领导意大利抗拒伦巴人,一方面要改组罗马政府。在名义上,罗马承认君士坦丁堡的统治权。实际上,这已经是完全独立的城邦。后来历史上所谓的教皇国可以说是肇端于这个时候。额我略教宗既然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帝国首长无能为力所拒绝接受的重担。教宗和伦巴人交涉签订和中休战30年。他从蛮族中赎回了战俘,负责供应食粮,保卫百姓,还鼓励百姓们振作起来,重新建立家园。在罗马城以外,教会在意大利已经拥有广大的土地,或者是来自捐献或是来自遗产的捐赠,构成了所谓的伯多禄的遗产。随着土地而来的巨额的收入,就成为维持教会慈善事业的经费。这位当初抛弃世俗而退居隐修院,并且终身对隐修院怀着思乡病的教宗,虽然他的健康情况不佳,却未能减低来自他内心的那股活力。每一个主日讲道,他不停的以天主的仆人发出信函,接见敬业的人,还不遗余力的从事著述的工作。他著有《劝言》和《牧灵手册》,也被称为是西方四大教父之一。同时,他还敢于批评改革教会和当时神职界的许多流弊。还重新的整理教会的礼仪,把古代的礼仪歌曲搜集整理,使之成为天主教专用的格调,一直沿用到今天。他还在596年派40位修士到英国去传教。在他生命的末刻辗转于病榻上,仍然关怀着教会的大小事情。他听说有一位主教正感受了风寒,还连忙把一件大毛氅派人送去。他在公元604年去世。后世尊称他为伟大的教宗,实在是当之无愧。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节目就进行到这儿了,祝福您健康愉快,我们下星期同一时间,再见。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